中国的SARS之战大捷。人们在感到无限宽慰的同时,也看到中国社会疾病防治体系还存在着难尽人意的现状:孱弱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乏力的公共卫生财政支持、城乡之间卫生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据中新社报道,有关专家日前指出,此次SARS危机无?一剂“苦口良药”,使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社会医疗防疫体系和应急能力。
报道说,中国政府曾对公共卫生事业给予了大量的人、财、物上的有力支持与保障,到20世纪7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到全国行政村的90%,“合作医疗”与农村“保健站”及数量巨大的“赤脚医生”队伍,成为解决中国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有效力量。
然而随着医院的市场化,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中国90%以上的农村地区成为空白。90年代末,农村人口?全国人口的70%以上,而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总投入中,农村卫生费用仅?20%,城乡之间的卫生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分配不平等状况。
公共卫生投资居全球末位
据统计,目前在全世界199个国家和地区公共卫生投资的排位中,中国居188位。北京专家指出,从1980年起的20年间,政府卫生支出逐年下降,平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其间国家在公共卫生的投入平均下来仅为每人两元钱。在此背景下,捉襟见肘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自然十分孱弱。
专家呼吁,吸取SARS带给我们的教训,从国计民生的角度尽快建立尽快构建一个城乡统筹、一体化联动的疾病防治网络,逐步建立统一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打破目前城乡割裂的二元社会格局,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地区卫生防疫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事关民生的问题。
农村医疗体系接近崩溃
报道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培林的话说,现在,农村医疗体系已经接近崩溃,要重建农村医疗体系,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应以贫民为对象,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政府的责任是保障贫民也有公共医疗这个底线。
同时,在公共医疗的重建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核算体制,减少政府投入的不确定性,避免投入不足或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
另外,在公共卫生领域应建立应急系统。各地除了建立“120”急救中心外,还应针对危机不确定性的特点,建立具有协调能力的快速反应机制。
李培林指出,医疗体系的管理应该是多层次的,面对社会中存在富人阶层的状况,国家应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弭补单纯的国家医疗不足的现状,让每个人都感到医疗供给的充足。
这位社会学家最後说,这次SARS危机对某些领域来说无?一剂“良药”。现在不仅农村没有社会保障体制,城市的社会保障体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建立城乡统筹的、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制对中国来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