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到父亲书房翻书。双休日的时候,我会花上一个上午的时间呆在父亲的书房。父亲的富有就体现在这个书房里。
翻书的时候,常留意父亲遗留在书中的痕迹——几句话和一道道深深的划痕。每逢此时,我会心一笑,父亲酷爱书,却常说书是人的工具,所以,父亲是带着激情去读书,兴致来时,也让自己的笔在文字的空隙上“舞蹈”起来。这时候,一种淡淡的幽香刺激着我的大脑,这是父亲放在柜橱里的樟脑的气味,不由地想起一个词来——书香。“书香”最早的由来,据说是因为一种名叫芸草的植物,因其散发出的香味能杀死书虫,古时候的读书人把芸草夹在书中,当执卷苦读的时候,那种香味陪伴着他们,因而,这些书呆子就把这种散发的香味称为“书香”,后来也就延伸为一种书香文风及文化审美与精神高贵的尊崇。
当网络的闪电冲破了“书香”文化的大气层,年轻的一代热衷于网络电子的书海,网络给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新体验,电子书以它快捷、方便占据着年青一代的视野。网络的视角丰富多彩起来,很少再有人再去翻书了。书本的将来会不会也像古体诗词一样成为一种经典的文化,成为少数人的纯之又纯的习惯呢?虽然如此,我想作为一种文化的精髓这种“书香”文化也必将传承下去。对父亲这代人来说,他们的反应几乎是愤怒,我很理解,一种文化延伸至今,其中蕴藏着多少耀眼的宝藏呀,亲眼看到它未来的湮灭,作为一个文化人当然会痛心。我却释然,我既能接受“书香”的文风,也能接受“网络”文化。
敧着笨大的藤椅,我翻开一本关于松、竹、梅的诗词集,父亲用红笔在几首诗上画上两个圈,这是他看到欣赏的作品在上面留下痕迹。其中一首是唐寅的《画竹诗》 “一林寒竹护山家,秋夜来听雨似麻。嘈杂欲疑蚕上叶,萧疏更比蟹爬沙。”
这哪是画竹,分明是一幅看竹、听雨图。
当我沉浸在迷离的风景之中,耳边响起沙沙的声音,似是春蚕嚼叶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外面下起雨来,现在已是暮秋了,天气才开始有一点寒意,前年,父亲在小院东边的一隅植了几株观音竹,现在已非常茂盛,修葺劲节了,想起父亲的耿直的性格,那种文人固有的迂腐,虽体弱力衰,却有着对生活的热爱,他把花中的君子几乎都移来这小院。两株腊梅是从杭州托人带来的,君子兰是亲自买的,睡莲是托人捎来的,菊花是我替他插的,而这几株观音竹却是姐夫从山里弄来的。
竹荫柘园,一丛修竹给这个不大的小园平添了几分雅趣,我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执拗地守着这个破旧的小园。这地方离闹市远,因为父亲旧病缠身,这种不便的交通,对他是极为不利的。但是,有哪个地方能比得上这里呢?修筠、玉梅、香兰、隐菊、木樨、洁莲,还有蔬果绕园、鸟虫唱和,再加上萤斋“书香”、山外青山、脚下泥土……
耳边响起清脆的叮咚声,我以为是听到山泉的声音,透过落地窗放眼望去,但见雨脚如麻,风入竹梢翻起一层银波,阳台上靠右边的角落稍低浅点,已积了水,屋檐上滴水落下,发出叮咚的声音,啊!久违了,这种古朴而又诗意的感觉!
一句诗突然蹦了出来“绿筠滴露傲青娥,风入银梢荫半坡。”
久坐电脑旁,已没有了这种美好的体验,遗忘了这种宁静的优雅。繁乱糟杂、色彩斑斓的网络世界给人在视觉、听觉的刺激是新鲜而又激烈的,长期充盈着人的神智,使人麻木,让人的思维失去应有的空灵。静听着外面的雨声,最是那悦耳的滴水声像美妙的音符撩拨着我的心弦,我回想起少女时代在二仙桥看雨、吹口琴的岁月,那种纯洁而又敏感的少女心早已荡然无存了,唯有这雨声仍存在这柘园或是其他的某些散发“书香”的地方。
晚上,回到了电脑旁,我把一整个白天萦绕在脑子里的诗句敲了出来:
“绿筠滴露傲青娥,风入银梢荫半坡。直茎凌云如篆瘦,横枝扫雨似蚕多。湘江遗恨双妃泪,魏晋留名七子歌。闹市已无栽植地,深居幽谷伴藤萝。”
什么时候我还会到父亲的柘园去“翻书、看竹、听雨”呢?其实只要心存“书香”、居处有竹,再找一个下雨的日子,什么时候而不可以“翻书、看竹、听雨呢?
翻和看不好同时进行,
俺什么时候能在自己的竹楼里面看书,听雨呢?
我愿亲手搭建一栋竹楼,在里面翻书,看竹,听雨.
搭在哪里好呢?哪里能远离尘世的喧嚣,能让一颗烦燥的心能真正静下来呢?
不管搭在哪里,就叫它"雨花楼"吧.
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当洒扫庭除,置酒虚位以待.握手!
只是俺的竹楼现在连影子还没呢.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都住竹楼,要能引进挪一个来,就省事了.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s1.288idc.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