鲐鱼
蓝圆鯵
(一)分布地区及生长习性
组胺中毒主要发生于沿海地区及有食用海产鱼习惯的地区。含高组胺的鱼类主要是海产鱼中的青皮红肉鱼,包括鲐鱼、池鱼(学名为蓝圆鯵)。当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细菌分解鱼体中的组氨酸为组胺,使组胺含量升高,摄入后可以引起过敏型食物中毒。
(二)中毒临床表现
含高组胺鱼类中毒特点是发病急,症状轻、恢复快。一般为进食后0.5~1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脸红、头晕、头痛、心慌、脉快、胸闷和呼吸促迫。部分病人可出现视物模糊、脸发胀、唇水肿、口和舌及四肢发麻、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全身潮红等。
(三)急救处理
催吐、导泻以排出体内未吸收的毒物。口服抗组胺药能使中毒表现迅速消失,如苯海拉明、氯苯吡胺(马来那敏、扑尔敏)、布克利嗪(安其敏)等其中一种。不宜服抗组胺药物者,可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1~2次/天,口服维生素C。
(四)预防措施
市面上出售的青皮红肉鱼应冷藏或冷冻以保持新鲜。选购鱼时要注意其鲜度,如发现鱼眼变红、色泽不新鲜、鱼体无弹力时不应选购及食用。鱼购买后应及时烹调,烹调前除去内脏、洗净,切段后用水浸泡几小时,然后红烧、酥闷,最好加食醋进行烹调,不宜油煎或油炸。如盐腌,应劈开鱼背并加25%以上的食盐腌制。有过敏性疾患者,应避免食用青皮红肉鱼类。
(五)案例
2002 年9 月9 日中午,中山市某公司饭堂约2700 名员工在该公司饭堂进食午餐,在进餐1~4小时内,陆续有员工出现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伴头晕、头痛、口干、恶心等症状,发病人数188 人。据调查,该食堂采购员早上从市场采购了一批池鱼(又称蓝圆鱼),池鱼用水冲洗进行解冻,没有剖腹去除内脏直接整条油炸后售卖给员工食用。中毒员工均进食了油炸池鱼。患者除1人有喉头水肿外,其余病情较轻,经抗组织胺药物及对症治疗,全部病人病情基本好转,无死亡病例。
来源: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
http://www.gdfs.gov.cn/rdgz/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83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s1.288idc.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