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搞计免的都碰到过采样(AFP、麻疹、流脑、乙脑等)不及时的问题!!!
按照监测方案流脑由,也必须由医疗机构即临床进行采集脑脊液、血液、组织液等标本,但是医院做的怎么样呢?临床能及时将标本采集吗?推诿的现象多吗?
咱们疾控的工作人员都遇到怎样的麻烦?
由咱们疾控通过疫情网查到病例后独自去采样的多吗?
各地有哪些好的经验,模式不妨互相讨论、借鉴下!
楼主所提现象在我们这块儿是很普遍的。
AFP的采便和麻疹的采血大多由疾控自己完成,疾控做不了的,如采集脑脊液等要“求助”于医疗机构。是否能够拿到标本要凭调查人员的个人能力和与医疗机构医生的关系。因为,医疗机构不愿意“替”疾控做这些事情,如果不做,疾控冇办法,卫生行政不做主,任务完成不了。
至于及时,能“帮”你采到就不错了,及时不及时的自己消化。
问题是医疗机构不认为采样是它的职责。包括一些卫生行政官员在内,都认为传染病标本采集是疾控做的,医疗机构“应当”协助而已。
如切实提高医疗机构对传染病防治、免疫预防的重视,不能再停留在文件和会议上了,这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的落实和大力支持,当然还得有疾控人的不懈努力。
我根据监测方案写了个《标本监测指南》,想通过卫生局下发到各县区卫生局和CDC!明确责任,由医院采样,县级CDC收集和运送,市级检验!
大家帮着找找漏洞!共同完善下!
谢谢
标本采集指南
一、AFP及计免相关传染病需要采集的标本:
1、AFP:粪便
2、麻疹:血清、咽拭子
3、流脑:脑脊液、血清、瘀点(斑)、咽拭子
4、乙脑:脑脊液、血清
二、各个标本的采集量:
1、脑脊液:采集2ml脑脊液。
2、血清: 大于1毫升。
3、瘀点(斑)组织液标本:选病人皮肤上的新鲜瘀点(斑),消毒后用针头挑破,挤出组织液,涂片镜检。
4、粪便:每份重量≥
三、标本保存及运送条件:
1、粪便标本的运送要按照B类感染性物质进行包装和运输,标本应冷藏运送,在运达省级实验室时带冰状态良好,包装完整。
2、麻疹血标本应放置在
3、流脑标本应低温保存(
4、乙脑脑脊液、血清标本应采用冷藏装置(建议使用液氮运送)运送,若短期保存(3天内),则要求低温(
5、标本在运送的同时要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相关运输管理有关要求。
应当明确患者不同状况下负责采样的单位和人员!(并有依据)
检测工作以及运送单位也要明确!
谁能有个详细、可行、责任明确、分工明确的样本采集方案?
仅限于AFP和计免相关疾病!
工作在那放着,总得想办法解决不是?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s1.288idc.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