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蚊、蝇、鼠密度监测工作计划
[打印本页]
作者:
dongwei9870
时间:
2010-8-19 13:27
标题:
蚊、蝇、鼠密度监测工作计划
蚊、蝇、鼠密度监测工作计划
依据:
国务院国发(83)35号《国务院关于开展春季灭鼠活动的通知》、《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成绩:
蚊蝇鼠密度监测工作已连续开展多年,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为***蚊蝇鼠的防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存在问题:
个别监测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监测的数据可信度较差,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增加巡回指导,不断提高监测人员业务素质。
指导思想: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省蚊、蝇、鼠密度变化动态,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防制方案,开展科学防制提供依据,促进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具体措施:
(一) 鼠密度监测
1. 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市设城镇居民区、特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和农村自然村3个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每个监测点每月室内外一次性布放200有效夹夜。由于鼠密度监测的特殊性,各地应结合本地情况,确定监测点的范围,为避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3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0.25km。
2. 监测时间 每月中旬进行监测,以月作统计单位。
3. 监测方法 采用夹夜法。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沿墙根均匀布放。室外每5m布夹1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特殊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农村自然村室内外均匀布放。
4. 统计与计算
鼠密度(捕获率只)= ×100%
有效夹数=布夹总数-无效夹数
捕鼠总数是指鼠夹捕获鼠类的数量总和,鼠夹上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捕到鼠,记入捕鼠总数。若已击发的鼠夹上有鼠毛、鼠尾、鼠爪,该夹计入布夹总数,定为未捕到鼠。
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
捕获鼠类后,进行鼠种鉴定,并同时记录捕鼠地点、性别、体重(精确到0.1g)和头体长(见表1),汇总表见表2。
5. 注意事项
监测前做好宣传告知,防止误伤儿童和宠物。监测中使用鼠布袋并用麻醉剂处理,防止死鼠的体外寄生虫游离而叮咬监测人员,同时也便于进行体外寄生虫的调查。
(二) 蚊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市选择城市中心2个居民区,城郊结合部3个居民区,每个居民区调查4户,农村选择自然村2个,每个自然村调查农户4户,不相邻的牛棚和猪圈(或其它牲畜棚)各2处。没有牲畜棚的以民房补齐(共2户)。进行室内成蚊密度监测。
2.监测时间和方法
每月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应为15天。日落1小时后,用电动吸蚊器(见附件3)在每个监测点的室内环境捕捉15分钟,分类计数。居民区可以选择在楼道。每年5月份开始监测,至连续两次监测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
3.密度指数计算
调查结果填入数据记录表(见表3)。汇总表见表4。
密度指数计算以只/人工小时为单位。
(三) 蝇密度监测
1. 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集市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块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
2. 监测时间:每年从4月开始到11月结束,每月中旬监测一次。
3. 监测方法
采用笼诱法。每处放1个诱蝇笼(见附件5)。
放置时间:每次放置6小时,上午9~10点之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
4. 种类鉴定、数据统计和记录
收笼后,用************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量。记录监测当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湿度,风力)(见表5)。汇总表见表6。
5. 成蝇密度计算:
成蝇密度(只/笼)=
(四) 蟑螂密度监测
1. 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2处、宾馆1处、医院1家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
2. 监测时间
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
3. 监测方法
应用粘捕法,统一用粘蟑纸(规格:17×10cm)调查。用甜鲜面包为诱饵(2克/片),每处布放10张粘蟑纸。市场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柜台,餐饮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在各户的厨房,晚放晨收。每个标准间(约15m2)放置1张,居民每户厨房放置1张。不得选择一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捕纸必须更新。
4. 统计和计算
捕获蟑螂总数是指粘蟑纸粘捕到成若虫总数。
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和雌、雄成虫或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见表7)。汇总表见表8。
蟑螂密度(只/张)=
侵害率=
监测报表附后。
作者:
zhaojm808
时间:
2011-1-21 22:29
很有必要!谢谢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s1.288idc.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