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学会了以折衷的态度去看待在身边所发生的一切,觉得这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任何事情都不应太固执己见。好就好了,坏就坏了,错就错了,对就对了。因为这些只是一种存在。历史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昨天看似千真万确的东西,今天却又不是了,今天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明天又会被推翻。历史真得好作弄人。可细细想来,这也不无道理。因为人的认识受环境的制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所以,真理也是相对的。
一个时期一种看法,过了就不再,于是便成了历史,成了认识的参照物。历史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每一个过程背后自然就有故事,一段人生,一种观念,一股思潮。过程也许是一生的经历,也许成了一世的感慨。岁月流逝,历史无情。
看看我们的上一辈,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的下一代,你便能看出时代的烙印。但通过对比,你能看得出什么是错?什么是对的吗?又是谁对?谁错呢?有些事就是那么奇妙,当时看,是对的,现在看,又成错的,于是困惑,于是感慨,感慨岁月蹉跎,很可惜很多过程不等你反思就淹没在了历史长河的滚滚波涛之中。可是孩子们又会怎样看我们呢?又怎么去看我们的前辈呢?我们认为对的,坚持的,我们的孩子也会认为是对的吗?站在我们这一代的角度上看,我们就会认为下一代真不如我们,起码我们还部分恪守着信仰和传统。
然而,孩子们喜欢的却是一个一个不连贯过程,儿时喜欢去肯德基,麦当劳,比莎饼屋,到了中学便有了各自的偶像,粘贴的漫屋都是,进了高中便开始喜欢看琼瑶爱情小说或金庸武侠小说,部分开始追求时尚、早恋和高消费。到了大学则追求的是时髦,恋爱乃至同居,而不喜欢去想得那么久远,讨厌忆苦思甜,喜欢游弋在传统的边缘,甚至做出在我们眼里是非常出格的事情来。我们往往会责怪他们走得太超前,而我们自己呢?向往天荒地老的久远,喜欢任重道远,要求更多的责任,维系着既有的传统。从相对的角度看,你说说到底是谁对?谁错呢?
历史总是在向前推进。按同理推,我们的上一辈同样也会认为我们也很叛逆,也会埋怨我们不愿意三代同堂、不喜欢与老人一起过、喜欢走自己的小家之路,而不愿意走父母所走过的路、或为改变经济现状执意北上南下、或父母在就远游、甚至经济上还和父母分得清清楚楚。我们的父辈又会怎么看我们呢?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谁的父母当年就很理解这一点:时代变了,首先改变的应该是自己。这样的父母便被称之为是“开明”的父母。反过来,到了我们的孩子该看我们的时候了,我们是开明呢?还是保守?我们能开明吗?但愿我们也能与时俱进,也会“开明"和“新潮”,而不是去做“九斤老太”。
时代不同,观念不同。认识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当你始终沉浸在过去的传统和习惯时,你便不能自拔,你便势必和现实,和新一代新潮思想发生冲撞。这便是代沟使然。因为思维的层次不在同一个起点,时间,经历和环境都不在一个起点。这样,认识势必就不同,这就是认识的相对性。你说说谁对?谁错呢?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应放在一个他发生的环境中去考虑.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s1.288idc.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