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一梦扬州

[原创]一梦扬州

(一)絮话扬州

落魄江南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

这是一首典型的扬州诗,我不是学者,没有那个功力探究他的本意是什么,身在池州的小杜一生颠沛流离,所以在他的潜意识里扬州也是江南,十年只是一梦,所梦者唯有扬州而已。赢得的薄幸名,除了将楚腰安放他的掌中外,亦将何处安身?

唯有梦中的美好是千秋不变的。

所以这诗的境界历来被称为“梦中有梦”,我却心仪于他意识的模糊和暧昧。

扬州在我的梦中,却是清晰而真实的,争如扬剧的婉转。

人,不可以没有快乐,也不可以没有感动,歌词说得好,绿是思念红是等候,春是思念秋是守候。我追逐这感觉,我翘首等候这久违的感觉,轻轻捉起重重揉进心中。

辣块妈妈,想想小杜也真是幸运,十年,十年就是大梦一场,那本人二十年没到扬州仔细玩了,每次来去匆匆擦肩而过,乖乖龙滴东,那岂不就是一睡三百年的遗憾了?

中国年奥运年,除了感动就一个字,忙!忙的我不着四六七荤八素,眼见得国庆长假,说不得总是要抽点时间慰劳一下自己的,顺便在这大雁飞过茱萸插满头的节气来临前尊老爱幼一下。

九月三十日晨,舒服睡了一个懒觉,八点起床,用旅行杯泡好了约有半水壶容量的铁观音,叫上老的背上小的,上长江大桥,穿高速,直奔扬州而去。

小姨嫁在扬州,所以我俩弟妹都是不折不扣的扬州人。

八岁那年我无不犹豫地打碎了母亲在暑假逼我为好学生的“企图”,毅然一个人背上一小包包实施名为看小姨,实质“胜利大逃亡”的计划到扬州“避风头”。

只因俩弟妹还小,小姨没空送我回来,我也顺理成章做个孤独的“驴友”顺路瞎看,为了避免人家误会我是离家出走的坏小孩,小姨每次都给我写一张类似介绍信的纸条拿在身上,以备急用。所以小姨常常说我是被她寄回来的,我也就乐的每年寒暑假给寄来寄去。

两小时后到扬州运河大桥,那黑色铁制的桥身突然也感觉有点久违的亲切,毕竟我儿时也是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这个城市渡过,虽说怎么也没学得一口地道的扬州话,学来学去总是人家一听就知道我是个外来妹。

来到位于文昌阁东的翠岗,姨妈兴奋的走下楼来接我们,用江阴话招呼我们“跨点来,嘎里坐。”侄女用酷似弟妹的乌溜溜的大眼看我们说笑,不停问:“你们在说什么?奶奶又说江阴话了。”外甥女因为妹的缘故听得懂一点,歪头正经告诉小姨:“婆婆,和小姑嘎去。”

闲话家常时小姨告诉我妹休息,弟值班,弟妹在英国,妹夫在读研。

心中感慨,忆起儿时我们仨一起到到瘦西湖划船到富春吃早点,为了讨论肉包子打谁有去无回的问题每每争战不休,最后得出结论肉包子打谁都是有去无回地。

神游之际,眼前最小的妹也是而立之年的人了,我等自是直奔不惑甚至知命之年的人,笑容依然灿烂但终是沧桑的,母亲因为工作的缘故,一辈子不善家务,看着小姨为我忙碌,,猛然心中感动荡漾,感觉幸福无比,眼见得花甲之年的小姨已不似当初那般手脚伶俐,毕竟眼睛有点酸涩的。

小姨本不太会做菜,姨夫从广州电话遥控,特意告诉小姨做了我爱吃的干丝煮鱼丸。

扬州的鱼丸子,做起来别有一番功夫的。一般在江南,都用草鱼黑鱼或者青鱼那样脂质多的鱼拍成鱼丸子,吃起来那叫一个嫩滑,可不知道扬州的师傅们怎样做的,只要是鱼他们就可以给你拍成鱼丸子,甚至连大头鲢鱼那瘦弱细小的身子都可以剥皮拍鱼丸子,吃起来一样的爽口,江南江北堪称一绝。

也许在淮阳食文化的熏陶下,小姨现在的厨艺比地家常饭馆的大厨可也不差。

(待续)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ltdQsV0f.jpg

ltdQsV0f.jpg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TOP

zRlAVrDe.jpg

ogHYc91l.jpg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TOP

给点花花草草看看,先!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TOP

(二)梦在扬州

扬州的一切,在我记忆里,虽说没有东边日出西边雨,却也是道是无晴却有晴。

扬州第一大名胜之大明寺中的平山堂,也许因为鉴真是精通医理治病救人的缘故吧,我对这个前辈同行很有好感,每每顶礼膜拜。

被称为“日本文化的恩人”的盲圣鉴真,俗姓淳于,扬州人氏,14岁出家,20岁游学,21岁在长安随师受具足戒,27岁回扬州任大明寺主持。55岁受邀前往东瀛,或为官府阻挠或为天气恶劣浪击船沉或为僧人护田俱未成行,还因染疾双目失明,66岁终随遣唐使团到达东京奈良,入住东大寺,后在唐招提寺继续弘扬佛法,治病救人,76岁卒于斯。

来到高九层的栖灵塔钟鼓楼前,和小子摄影留念,看小样时惊觉小子已到我肩头,不知不觉间他亦不是那个当初的光头小子了,我也就是个半老太太了,心中感慨,原来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就是这般的心境。

此塔于隋文帝时仁寿元年为了迎放佛舍利而建,后来屡遭毁坏屡屡重建,扬州的发展历来和漕运盐商脱不开干系,所以栖灵塔的重建也是盐商的一大功劳。

现在的瘦西湖,比原来的扩建了,有原来的三陪大。

院里连天的碧草,淡淡的流云,潺潺的细水,还有迷蒙的白塔,孤独的飞鸟,阴霾,秋风,清曲和着参差的烟柳,遥远而朦胧,却是真切。

扬州,八怪自是家喻户晓。梅兰竹菊四君子,也被八怪演绎得入木三分。喜欢八怪,源于他们个性孤傲行为狂放。扬州八怪中金农汪士慎罗聘擅画梅,郑燮之瘦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作画时的“胸中无竹”和苏东坡的“胸有成竹”看似背道而驰却实质相同,讲求构思和技巧的高度结合,浑然天成好似信手拈来的意境。

也许,我该穿越在古代,便如小杜,感觉被顽固的历史意识所纠缠,感叹历史追之莫及,于是眼下的瘦西湖在我眼里就是江南的优雅柔情,便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

我喜欢得要命的却是高翔的指画,那开到荼靡的牡丹,诠释的是良辰美景奈何天地无奈,也许,我天生便是那种骨子里忧郁的人,自是喜欢那样的美,艳到极致后的自暴自弃,凋败颓废之美。

载酒江南,楚腰多情,二十四桥明月夜,是放纵还是自嘲?令人着迷的月影,就如同依然沉默在烟雨里的扬州一般,沧桑却卓约。

从来扬州就是落拓途中一个不断被传说的婉约的驿站,人人充满幻想,事后混淆了现实和虚无,行走在美丽的梦和虚无之中,虽然脚步踉跄。

人总是在虚无中纵情,而有情又总是在虚无中纵情。

晚上住宿在锦江之星,拉开窗帘,看一丛瘦竹摇曳,看清风在竹间穿舞。

是夜,我果真梦到“秋风昨夜窗前过”,我追着夜风而去,却见满山梅花,不论密蕊繁枝还是空山疏枝,却是瘦硬蟠曲老干新枝,醒来使劲嗅闻,还似满屋留香。

十年一梦,扬州即江南,江南即人生,人生的过去就是现在,亦是现在的载体。

扬州梦,梦扬州。

(待续)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