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误诊率50%遭质疑 专家称那医院关门算了
“门诊五成误诊,住院三成误诊!”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的,你信不信?14日,记者就这篇有名的博文在省城进行采访,医学专家表示误诊率不可能如此之高;患者有的“深受其害”、有的将信将疑;省卫生厅则表示“高误诊率说法”依据不够充分。
4月9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题为《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的文章,称门诊误诊率为50%,即便是住到医院里,经过仔细检查,误诊率也高达30%。该说法一经发表就引起各方面的强烈反响,省城医学界对此也议论纷纷。14日,记者就此问题在省城进行了相关采访。
专家:误诊率50%?那医院关门算了
“误诊率达到50%,那还叫看病?我觉得误诊率超过10%已经很高了。”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外科主任冯立林说。如果两个病人就看错一个的话,那医院关门算了。”千佛山医院肠胃外科主任夏立建对此持怀疑态度。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门诊部主任刘斌介绍说,由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疑难病症在短时间内难以确诊定性,需要一个持续观察与诊断的过程,所以首次门诊的诊断,只是对病人病情的一个初步诊断,往往就不够准确,但不能就此得出“误诊”的结论。在我们这样的三级甲等医院里,误诊率高达30%—50%,那肯定是不能允许的。但把误诊专门提出来加以研究,我还是很赞同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务部主任孙强三说。
患者:将信将疑很无奈
郭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家人就曾被误诊过。几年前我姐姐被告知患了胃癌,医生说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可后来经别的医院检查又说不是胃癌,现在两年多过去了,还好好的,什么事都没有。”
14日下午,丛先生正在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排队看门诊,他认为存在高误诊率是可信的。今天我来看门诊,一个神经内科的专家就有46个人在排队等着看病。病人太多,医生太少,看得难免不够仔细,所以误诊的几率也就增大了。”
同样在排队看门诊的刘女士则表示虽然误诊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如此高的误诊率仍难以相信。我还是很信任正规医院的,我孩子两岁了,发烧、感冒都会来医院治疗,我们就害怕一些小诊所在用药剂量等方面拿不准。”刘女士这样说。省城某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正在认真选择门诊专家。
省卫生厅:“高误诊率”依据不充分
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万书臻介绍说,医院门诊就诊的病人绝大多数患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此类疾病的诊断通常不会出现误诊,即便是有疑难病症的情况,有一定比例的误诊也是正常的,但也不可能出现高达50%的误诊率。他还说,根据我省对三级以上综合医院的统计情况来看,确诊准确率和符合率都在90%以上,国家对误诊率有着严格的统计标准,所以只有按照相关标准统计出来的数据才是可信的。
一“肺癌”患者的经历
家住省城的小杨告诉记者,误诊这种事确实在她家人身上发生过。前几年,小杨的婆婆感到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被诊断患上了肺癌。虽然还没有确诊,但医生还是提供了手术及化疗的具体方案。
“虽然我们也接受了"肺癌"的说法,但老太太年纪也大了,当时家里人都不想让老人家再遭那份罪了,所以就没有住院治疗。”小杨介绍说,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老太太离开我们,从心理上确实很难接受,我和丈夫偷着哭了好几次。”于是小杨和丈夫又带着老太太到多家医院进行检查,但诊断的结果也大都是肺癌。
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家人带着老太太到了一家专门的肺结核门诊做检查。经过化验,诊断结果不是肺癌,而是肺结核。当时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到医生肯定的眼神,我们连忙打电话告诉了所有的亲友,我丈夫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小杨笑着对记者回忆说。经过系统的抗结核治疗,老太太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转,面色也恢复了久违的红润。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治疗,老太太很快康复出院了。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下面是医生哥 波子原文
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
看到这题目,不管你是医生还是病人,一定会引起你极大的反感!不要说你,我感情上也是不能接受这样说法。但是,从一份资料里知道,医生的诊断确实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它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
怎么认识这个“三成误诊”的说法呢?可能我还的从自己的学识与见识水平去理解吧。
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生物体,几乎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也与其基本状况差异而不一样。作为医生几乎没有一个不希望手到病除,妙手回春,至少也希望误诊率降到最低。但是,在今天的年代里,再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住。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因为大医生、老医生遇到的疑难病例多啊!这是规律。中国的误诊和国外比起来,还低一点儿。美国的误诊率是15-40%左右,英国的误诊率是50%左右。个别疾病的误疹率高得使你不敢想象。
我们应该正常看待误诊。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太复杂,一时说不清,有专门的《误诊学》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原则:如果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了,你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的核实。这是个最简单的减少误诊的方法。在国外,尤其是私人医院,不轻易会诊,所以更加要谨慎。
有解剖医生专门研究过脂肪肝这个问题。他们在解剖之前,先叫B超医生在开腹前超一下看有没有脂肪肝,正确与错误的结果几乎是相等。所以有人认为超声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我不是冤枉B超的作用,这里所说的不是绝对,只是统计学的意义。
身体里脂肪多,你的肝脏里脂肪一定多,问题是脂肪多了,给你带来什么疾病没有?有专家做了很多解剖,没有发现一个肝脏的硬化、肝脏的损伤,是由于脂肪肝引起的。有人说你现在是轻度脂肪肝、过两年变重度脂肪肝,然后就变肝硬化,最后是肝癌,有专家说这是没有足够证据的。
现在研究癌症的人很多,有的人一生就在研究如何杀死癌细胞。有人满怀热情,用各种方法,甚至中药和鸡尾酒等,而事实上,自从癌症被认识以来,几乎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完全“杀死”癌细胞的,至少现在还是这种状态。
在临床上,医生感到最痛苦的是什么?当然是眼看着病人一天天消瘦,最后远离人寰。最最悲惨的是,我们在尽一切努力去挽救已经全身转移、扩散的癌症患者,最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我们感到很无奈的时候,我们也承受很大心里压力。当我们听到患癌小朋友在问:医生,我什么时候能够上学啊?我们的泪水直往肚里流,确实是没有医生可以如实告诉他:小朋友,我没有办法呀。当孩子知道自己到了癌症的最后阶段,他会责怪医生不帮助他治疗吗?无奈,非常无奈呀!无奈之中又带有多少无助和无知?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癌症:癌细胞就像一个种子,身体就是一片土壤。种子发芽与否?生长与否?完全取决于土壤和环境,而不是取决于种子。种子再好,没有合适的土壤它决不会长出来。怎么改善这个土壤?我想农民有他们自己经验。我们大家是否也可以从这里入手呢?
我是极力提倡健康体检的,也许是从土壤学中得到的启示。早期的癌要治好很简单,问题是怎么发现。傅彪的肝癌也许是经历了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样一个阶段。这个细胞“突变”变成癌要5到10年!如果我们在肝炎就开始予以重视,甚至在肝炎发病前就给予免疫接种,我们就可能有很多人避免或推迟发展到癌症。癌细胞的是成裂变形式发展的,如果高度怀疑有癌变可能的人,每半年查一次,在现在的技术下可以次早期发现,癌就可以手到病除。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这种科学的认识,他们中不是侥幸者就是工作狂,或是像“林妹妹”一样为了“完美的人身”而错过治疗的良好时机。如果你不尊重科学,即使你是如何地有钱,也尽管你有多少的器官可以替换,但是晚期的癌已经遍布全身,换什么都没有用的。
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最成功的医生是早期发现肿瘤,最成功的治疗是早期治疗。如果是晚期,我们还是面对现实,针对生存质量去努力,不要痛苦地活着。
一代名医张孝骞曾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从医的谨慎。一位老专家是这样给自己打分:有三分之一的病医生无能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医学只解决三分之一的病。而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决那么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错了。
所以他最后感慨说:医生永远是无奈的,因为他每天都面临着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