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民晚报》
此次安徽泗县疫苗事件被初步认定为“群体性心因反应”,本报记者重新梳理事件细节——接种反应中有集体心理暗示
本报特派记者高兴
这是一种善意的猜测。这也是一种科学的分析。
在疫苗事件的阴影还笼罩在安徽泗县大庄镇村民们心头时,我们必须正视,这也是整个事件的一部分事实。
“群体性心因反应”
前天,负责此次安徽泗县疫苗事件调查的“国家专家组”,已经提到了“群体性心因反应”,所以,重新梳理此次事件过程中的一些心理暗示,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群体性心因反应”。
群体性心因反应就是癔症,更科学的提法是“歇斯底里”,多发生在6岁到15岁的少年儿童和女性当中,它有“传染性”。
举个例子来说,当几个人呆在一起时,一个人一边挠痒,一边说好痒好痒,时间一长,其他人多半也会下意识地觉得浑身犯痒。
在此次安徽泗县疫苗事件中,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媒体反应太“迅速”?
一是“假疫苗”的提法。事件刚发生时,有些媒体(尤其是安徽当地媒体)使用了“假疫苗”这个词。在当时的情况下,突然有不少孩子同时发生异常反应,而且都是在注射了疫苗之后发生的,所以联想到疫苗有问题、有假,这种联想属“正常反应”。
但是,因为这件事情发生在农村,真相调查起来比较复杂,所以在措辞与用词上,千万要注意。作为医务工作人员与有关权威部门,不明就里便向媒体表示疫苗有问题,再经过媒体的“广而告之”,这批“问题疫苗”,也就越发让人担心受怕了。
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后,更是不得了。在短短一两天内,入院儿童迅速增加。
大庄镇汤张村第五生产大队,一名田姓妇女告诉记者,她的两个孩子这次都打了疫苗,女儿的症状明显,而6岁的儿子症状不明显,但是听到疫苗有问题后,她把两个孩子都带去了医院。“女儿被收下了,儿子医院不肯收。我担心呀,最后托人找关系,才让儿子在医院里吊上了水。”可到底怎么不舒服,那个男孩也讲不出,只是“觉得胸口闷”。
她现在最担心的事是,万一儿子过个半年一年地开始发病,那叫一家人如何是好?“我们也不懂,听说,这种病的潜伏期可能会有一年呢!”
政府关心太过头?
二是人文关怀。记者注意到,当地政府为处理好此次疫苗事件,在没有权威调查结论之前,就宣布所有入院儿童的治疗全部免费,并且每人每天还有20元的补助。
“我们只是想体现政府的一种人文关怀。”泗县宣传部部长王甄有些无奈地说,“但后来,我们发现,有一些村民把这当成了免费午餐。”
的确,对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的村民来说,治疗的费用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同样,20元一天的补助,也是一个不小的刺激。
当电视台里播放着“免费收治与20元补贴”时,那些注射过疫苗的孩子的父母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宣布入院治疗免费,这是在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一种措施与补偿,但是,以现在的情况看,却可能被一些家长误解了。“反正是免费,甚至还有补贴,有点不舒服,去看看总没错。”
据县里一位领导透露,有四十多名孩子,目前各项身体指标已经显示正常,但他们没有出院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素质还是有差异的。弄到现在这个地步,人文关怀似乎早已经变味了。”
好心带来副作用
现在看来,在这起初步认定为由群体接种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心因反应”事件中,媒体与政府部门的“快速反应”与“积极行动”,可能带来副作用。
从另一方面,这一事件也正从反面说明,在今年6月1日施行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为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如果此时还要举个“挠痒”的例子的话,那就是当有人在挠痒时,有人说,瞧,纱窗破了一个洞,又有人说,我好像看到一个蚊子,当最后有人拿出一罐清凉油问谁要涂,在场的人都伸出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