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共同制定调查实施方案,于2004年8-11月开展了调查工作。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有了提高,营养不良发生率逐年降低,母乳喂养率有所回升,儿童辅食添加日趋科学合理。但是,儿童营养不良,在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存在。
本次调查选择江苏、山东、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8个省、自治区,各选择一个城市和一个农村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0~5岁婴幼儿和家长。同时,每省各抽取10个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儿童保健服务情况调查。
本次共调查婴幼儿17081人,其中城市婴幼儿8438人,农村婴幼儿8643人;男性9300人,占54.4%,女性7781人,占45.6%。
调查结果显示:(一)各月龄组婴幼儿平均体重高于199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平均身高相差不大。在出生后4个月内,城市与农村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4个月后城市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开始逐渐超过农村婴幼儿。
(二)西部地区省份如广西、贵州等地0~5岁婴幼儿的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其它中、东部地区。贵州农村婴幼儿生长迟缓率达31%,广西农村达22.3%。而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儿童营养不良率低于10%。说明儿童营养改善工作的重点仍然在农村,特别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
(三)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城市为60.8%,农村为70.1%,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母乳喂养率在4个月后开始下降,说明对母亲进行继续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非常重要。
(四)从断奶后添加辅食情况看,城市50%以上的婴幼儿每天都能吃到奶类、肉类食物,而农村不足1/4。说明经济条件和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限制了农村儿童辅食的添加,同时也与父母缺乏营养知识有关。
(五)城市婴儿断奶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个月时,而农村儿童断奶的峰值为12~18月龄,表明城市儿童持续母乳喂养情况差于农村儿童。
(六)劣质奶粉饮用情况:本次调查的1110名1岁以内婴儿中,饮用过劣质奶粉的婴儿有104人,占9.4%。调查发现,饮用过劣质奶粉的婴幼儿的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分别为9.6%、6.9%和8.7%;未饮用劣质奶粉的1006个婴幼儿,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分别为4.6%, 4.2%,2.5%。表明饮用过劣质奶粉的婴幼儿患营养不良的危险性为未饮用劣质奶粉的2~3倍。
(七)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的儿童保健宣传活动相对偏少,8省的平均频率只有8.68次/年,乡级开展儿童保健宣传活动不足3次/年,说明在农村应加强儿童保健工作和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播。
摘自:中新网
2005-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