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求助]各位艾滋病高手们:谁能提供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实施计划(或方案)?

发一份本人去年的工作总结,可望能给各位有点用,方案是根据本区的实际写的就不发了.

**区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工作总结报告 **区卫生防疫站 **区为**市的中心城区,交通便利流动人口量大。一些行业和个人对艾滋病的潜在危险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治知识普及性较差。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区的发生和传播,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切实加强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根据本区的具体情况,按照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导方案(试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实施方案》,《**省2005年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市卫生局关于在既往有偿供血人员中开展HIV抗体筛查的通知》等文件的精神要求。在全区实施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工作,对各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实行干预,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既往有偿供血人员进行HIV抗体筛查,开展VCT服务。现对我区二○○五年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一、 背景 **区为**市中心城区,北临长江,与**县(**省)、**区、开发区接壤,是*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流中心。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61496人。全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77个社区(其中49个城镇社区、20个厂矿社区、8个村)。 1998年我区首次从外地返乡务工人员中发现HIV感染者(现属**区,以下未按我区感染者统计),截止2005年11月,全区累计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2例,死亡1例(自愿检测发现1例、外地检测发现1例),2例均为婚外性行为传播,其中男性1例37岁,女性例1例43岁;2病例属我区同一街办的居民。2004年报告的性病病例数为799例。由于我区艾滋病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目前的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感染情况。 辖区内有强制戒毒所、自愿戒毒所各1个,2004年强制戒毒所内累计入所吸毒者人数为445人,年底为102人;2004年自愿戒毒所内累计入所吸毒者人数为230人,年底为26人;拘留所1个,年度拘留所内在押人员人数为344人。1990年辖区内开始发现吸毒者,1991年开始发现注射吸毒者;2004年底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1356人,2004年底现有吸毒者1356人。最近一次吸毒者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注射吸毒者中76%以上常共用注射器;主要吸毒的毒品为海洛因,占80%。有药店45家、性病门诊12家。 2005年初,全区开展的全球基金项目快速评估结果显示:市中区现有吸毒人群的估计数为2368人,估计本区内现有暗娼845-1256人。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综合防治; (二)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健康教育; (三)实施高危行为干预与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相结合; (四)组建专业队伍与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相结合; (五)探索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方法; (六)总结推广现有成功经验与探索创新策略方法相结合; 三、实施范围 (一)实施范围:全区各级娱乐场所; (二)娱乐场所的界定:宾馆、饭店等提供住宿的单位和美容美发、歌舞娱乐、桑拿浴室、按摩足浴等公共娱乐场所; (三)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指从事商业性活动的人员,为调查的目标人群。 四、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目标 建立由区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领导的,以卫生部门为主,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并在浔阳区卫生防疫站成立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在全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全面推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实现五年计划中确定的"至此2005年底,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每次坚持使用率)达50%以上",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75%以上的工作目标。以娱乐场所商业性工作者及潜在的商业性工作者、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人员为主要干预目标人群。2005年干预地点以年初快速评估所获取的公共娱乐场所为工作重点。 (二)工作指标 1、全区各社区防治艾滋病科普宣传栏覆盖率100%,各街道开展最少一次的防治艾滋病科普讲座,发放入户宣传单50000份,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75%以上; 2、公共娱乐场所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张贴或摆放率达到80%,服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80%;  3、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人群有定期体检意识的比例达70%,能到正规医院就诊或定期体检的比例达50%; 4、公共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认为自己在性行为时应该使用安全套与及能正确描述使用方法的比例达70%以上,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安全套使用率达到50%; 5、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人群性病感染率降低30%以上; 6、至少培训50名娱乐场所同伴教育员开展同伴教育,并定期补充流失人员,维持总数不变; 7、开展辖区内娱乐场所防治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外展服务工作,每月每场所实行外展服务至少一次,覆盖率60%以上; 8、加大整顿和规范性病医疗市场的力度,强化性病治疗机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的参与,进一步提高性病治愈率。 五、主要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共同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工作局面。 区委、区政府等各级领导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相当重视,于2004年以下发*府办字[2004]46号文,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担任主任,区长助理、卫生局局长担任副主任,宣传部、公安局、财政局、科技局、政府办、工妇联、民政局、司法局、社保局、工商局、文教委、计生委、团委、各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2005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召开了2次工作会议,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并落实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工作,卫生部门建立了艾滋病防治例会制,为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深入持续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结合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示范区工作,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在各大媒体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手机、小灵通发布短信5条,在广播电台进行知识讲座1期,**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公益广告15天,**日报、**晚报主要版面刊登了有关知识, 6月1日通过街道、社区向各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发放宣传画520张,并要求张贴;发放入户宣传单80000份。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以宣传横幅、墙报、宣传拦、卫生知识读本、宣传画、科普讲座、咨询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共发出宣传单25000份,宣传手册2000份,发放其他种类宣传资料7000份,安全套6000余只。还采用居民喜闻乐见的腰鼓队活动形式大力开展宣传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电视台对"12。1世界艾滋病日"大型宣传咨询活动进行了专门报道。 彭**副市长代表政府深入社区看望了艾滋病现症病人,与病人亲切握手,并给病人送去了慰问金,鼓励艾滋病病人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病魔作斗争。 (三)加强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开展VCT服务。 1、既往有偿供血人员健康咨询和HIV抗体筛查情况:2005年,我站根据省、市艾滋病防治部门的纺一部署,开展了既往有偿供血人员HIV抗体筛查工作,对71人进行了HIV抗体筛查,均为阴性,对中心血站提供的800既往有偿供血人员名单进行了调查,其中248人为外地人,外地人员名单已函告当地卫生局。132人为重复登记,2人为登记不清,经5个街办、66个社区、派出所三重核实,24人查无此人、42人为搬迁后去向不明、24人外出打工但工作地址不祥、12人为空挂户、无偿献血1人,查出无登记的既往有偿供血人员8人。不配合调查或隐瞒供血史的16人。 2、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行为干预:2005年10月,我站制定了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方案,组织了一支24人的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队,高干队员分别参加省、市、区级培训,对辖区内的娱乐场所进行了上门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与行为干预工作(外展服务),外展服务17次,出动高干队员102人次。服务场所157家,按评估得出的185家场所计算,外展服务覆盖率为85%。完成女性服务人员问卷调查268人、HIV抗体筛查148人(其中77人进行了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检查)。桃园社区、大树下社区为我区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示范社区。 3、VCT服务和静脉吸毒人员HIV检测情况:完成静脉吸毒人员咨询和HIV检测73人,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全区设立了10个VCT服务点,其中性病门诊9个、区卫生防疫站1个。上门接受VCT服务的有性病门诊就诊者40人、社区居民5人,结果发现晚期艾滋病病人1人(现已死亡)。 (四)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认知度调查,探索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效方法。 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度及干预效果评价课题在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11月已初步完成了干预前本底调查工作,完成了对"流动人口"目标人群的准确界定,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300-500人、来*务工人员300-500人、建筑工地农民建筑工300-500人、出省出市务工人员300-500人实行了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并于教育前后进行了艾滋病知识认知度和行为学调查。 六、依托社区全面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是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特点。 艾滋病预防控制仅仅依靠卫生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为此,我们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区,充分利用社区基层组织和社区干部的力量推动全区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我们的思路是:选择娱乐场所分布较多的社区作试点社区,在局部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开。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加强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宣传,建立健康教育示范社区,制作宣传拦、设立安全套免费供应点、组织社区知识讲座、发放入户宣传单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二步:召开娱乐场所业主工作会,培训社区干部。第三步:开展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将高干队员分成2人一组,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进入场所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发放联系卡、安全套 、知识小折页等宣传材料。第四步:多次进入场所,不断修正工作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安全套正确使用演示、发放宣传画并要求张贴、自愿检测动员、发展同伴教育者等。第五步: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特点:(1)社区为最基层的政府管理机构,利用社区的力量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2)全区261496人口有77个社区300余名社区干部,网大、面广、力量大,社区片警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3)社区干部处于工作最基层,掌握了辖区内工商户的经营情况,以社区干部为向导,大大地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和前期摸底的工作量。 (4)促进了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5)由于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对辖区的熟悉程度的不同,干预工作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6)主要适用于认知度调查和干预,不适用行为调查。 (7)要一定的工作经费支出。 七、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歧视问题:由于艾滋病潜伏期长,HIV病毒感染至发病时间长达数年,同时,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播性强、危害严重的疾病,在不少中国人看来,它同时又是一种"很不光彩"的疾病,甚至可以说是对那些道德败坏、生活糜烂的人的惩罚和"报应"。由此导致了人们对艾滋病的极端恐慌,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极度歧视,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不但影响了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还可能引发患者对社会的仇视与报复。我区一例艾滋病病人,由于其直到艾滋病病发入院治疗后,才通过自愿咨询检测途径进行检测,确认结果到达时,病人已死亡一周。为此,对其密切接触者的调查非常困难,失访率非常高。 2、**区是**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中心区,在当地娱乐场所活动的商业性性服务工作者流动性大,文化层次不一,目前多数已对艾滋病及其防治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由于涉及个人隐私,在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的本底调查中被访者存在程度不同的有意迎合访问者的期望值现象,使得安全套的使用情况等关键信息失真程度较高,很大程度上干扰了高干工作的需求评价与效果评价。 3、经费严重不足,为了取得更真实可靠的高干工作成效,与商业性性服务工作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是必须的,同时,根据我区设立桃园、大树下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示范社区目前经验来看,扎实做好全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可以促进高干工作的有效进行,高干工作的有效运作又可以促使更多人通过自我教育满足其自身的健康教育需求。为此,当前,现有的高干工作经费与健康教育宣传经费均严重不足。 4、根据全球基金项目评估结果,我区目前存在数千吸毒者、商业性性服务工作者与为数众多的男男同性恋,不同类别的艾滋病高危人群之间的交流频繁、流动性大。调查结果提示我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是工作重点,艾滋病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八、结合实际,有所创新、继续做好艾滋病防治的各项工作。 我区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得到了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取得一些成绩,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初步工作经验。并且通过开展VCT服务发现一名艾滋病晚期病人,对病人家属和性伴进行免费HIV抗体检测,结果正在送省CDC确认。在我区实施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项目,对提高全市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继续努力,结合实际,有所创新、做好艾滋病防治的各项工作。

2005年12月12日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