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者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邀请码
关于我们
疾控家园
»
传染病控制
»
性病与艾滋病
» 著名艾滋病专家张北川:只是一种慢性严重疾病
返回列表
发帖
著名艾滋病专家张北川:只是一种慢性严重疾病
银色羽翼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银色羽翼
当前离线
UID
8182
帖子
401
精华
6
积分
9134
阅读权限
120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8
最后登录
2010-12-27
主管医师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4-3 11:45
|
显示全部帖子
著名艾滋病专家张北川:只是一种慢性严重疾病
艾滋病
,
张北川
,
专家
,
疾病
,
慢性
张北川,中国著名艾滋病预防行为专家,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常务理事,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教授。被中国艾滋病性病学界首席科学家曾毅院士称作中国艾滋病研究“很勇敢”的人。曾被授予奖励艾滋病预防杰出人士的马丁奖。
在刚接受了英国路透社长达几小时的电视访谈后,张老顾不上休息,又接受了新浪观察的专访。在此,我们对张北川教授表示感谢。
新浪观察:在中国普通百姓的眼中,艾滋病离我们好象还很遥远。那么艾滋病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张北川:如果还觉得离我们远那就大错特错了。统计数据可以帮我们了解艾滋病离中国老百姓的距离。我国至去年底报告30736例艾滋病感染者与病人,但去年下半年,中国官方统计大约是有85万左右的艾滋病毒携带人群,卫生部疾控司齐小秋司长9月6日在外交部向国外记者发布的数字是接近100万。而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可能更多一些,并且为此而争论。艾滋病人群这些年在中国的迅速上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就从数量上来说,按一般的比率来算,我们的接触到大约只能占到这部分人群的3%-4%。我认为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宣传和预防,这是最紧要的。
新浪观察:艾滋病病毒携带人群一般分为那几类呢?
张北川: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同性恋人群,从事性工作的妇女,滥用药物者(吸毒)。其中同性恋人群中又以男男性接触为最突出。我主要从事的也是男男性接触和性工作者人群这方面艾滋病人群的研究。
新浪观察:到现在为止,我们了解到的艾滋病毒感染人群的实际情况怎么样,您研究的同性恋人群和性工作人群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张北川:我们的感觉还是觉得对整个全景了解不够。艾滋病人群太象一个大黑洞了。越是研究越是觉得问题太多。美国与中国在北京合作的一个项目,监测对象限于男男性接触者,前不久研究了480例,结果发现艾滋病感人群占到4-5%。这个数据非常惊人了。参与调查的另一省会城市也占到了1%。按这个数据,如果城市人口中艾滋病携带者占到1%,全中国就来看就是惊人的了。但从全世界来看还算好的了。有的国家已达到10%以上。我想介结一下同性恋艾滋病人群的情况。同性恋艾滋病人群中的男男性接触又分几类,一类是男同性恋,另一类是男双性恋,还有一类是正常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与同性发生性关系从而感染上艾滋病毒的。同性恋人群尤其是男男性接触者对中国艾滋病人群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举个例子吧。在北京,我认识的一位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医生,他曾亲自见了11位艾滋病毒携带者,其中9个是因男男性接触而感染上的。再调查一下地下性产业的情况,得出来的结果就更为惊人了。在广西,大约有10%的性工作者染上了艾滋病毒,在云南,有4.6%,在广东,有3%。
新浪观察:我国的艾滋病感染人群的治疗情况怎么样?
张北川:形势非常严竣。有一个数据说出来是很多人不敢相信的惊人。我国现在存活的8-10万的艾滋病人中只有大约200人在进行治疗。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因为医疗费用过于昂贵而拒绝治疗或不进医院不检查,在家里等死。
新浪观察:医疗费用究竟有多贵?除了费用,还有那些因素在阻止艾滋病人进行治疗。
张北川:艾滋病被称为全世界最贵的病。以中国为例,一位艾滋病人一年的治疗费用大约是12-15万。现在,随着我国这方面药品的自主生产和卫生部相关政策措施,已有了大幅下降。争取在明年将治疗费控制在5000元/年。除了费用。我想最大的阻碍就是社会因素。在北京就曾有病人知道自己感染上了而自杀的事情。在中国,多年来人们认为艾滋病是耻辱的。受我国几千年来的禁欲主义文化和上世纪50-70年代的性封闭宣传的影响,社会对艾滋病人的看法一直较为负面,灰暗。而病人自己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象我自己,我请过艾滋病人吃饭,和他们握手,大家坐在一起愉快地交谈。但这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人对艾滋病人群是敬鬼神而远之。而这种作法的直接后果就是更多的艾滋病人不去治疗,从而形成更大的恶果。中国现在已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宣传上面注意更为人情化。今天有一句话,你一定要写上去。艾滋病不是什么绝症,而是一种慢性的严重的疾病。告诉大家,这只是一种病而已,而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传染的。
新浪观察:现在大家对艾滋病人的道德审判好象比较多,觉得他们是自作自受。作为这方面的研究者,您怎么看?
张北川:一般会会把艾滋病人分为有罪和无辜的。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的,这样分不利于人类团结地对付疾病。我们要对付的是艾滋病,而不是人。对某某进行道德审判不是我们该做的事,而且这也是讲不通的。有一件事我印象十分深刻。我对外公开的热线电话有一次接到一位云南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打来的电话。他是一白领,有知识。知道自己感染上了以后马上辞去了工作,和家里也断绝了一切关系,在旅馆里租了间房子慢慢等死。他是怎么感染上的呢?是有一次他朋友过生日,大家聚在一起。朋友拿了注射针筒招待大家。好奇心推动下,他也试了一下。结果那一下就感染上了。这怎么说呢?完全和道德和仁义礼教是无关的。那一次,他和我谈了整整四十分钟。他以后的故事我就不知道了,不过结局可想而知。再说说同性恋,许多人感染上是因为有多个性伴。而多个性伴的造成主要是因为社会的不承认。其实异性恋也是有多个性伴的情况,而社会的谴责就少得多。这是不公平的。我们说人类有科学的历史有300年,有性学的历史只有100多年,而这和人类的历史相比都是非常短的。再过上几百年,回头来看今天的这种道德审判,我们也许会觉得非常可笑。同性恋也好别的什么也好只是自己对爱的一种方式的选择。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该更为宽容地对待他们。
新浪观察:国外在艾滋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的?
张北川:有,好的经验非常地多。主要就是宣传。象北欧一些国家,在艾滋病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不象我们把艾滋病单独隔离出来,而是把艾滋病当作像肺结核、乙肝一样的严重慢性病,进行宣传、预防、干预。事实证明,这种作法的效果非常地好。艾滋病人群得到了非常地控制。在英国,在法律里面写进了对艾滋病人的利益保护。这都值得我们学习。我国现以已开始准备出台这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了。
新浪观察:现在国内一些公共娱乐场所开始发放安全套以防止艾滋,被很多人批评为纵容年轻人放纵。包括青少年性教育也有类似看法,您怎么看?
张北川:我教你怎么划火柴是纵容你放火吗?这是不对的。我说过了,我国几千年来的禁欲主义文化和上世纪50-70年代的性封闭宣传还有流毒。在一些人眼中道德比人命更值钱份量更重。在我国颁布的《中国遏制和预防艾滋病行为(2001-2005)》中,明确提到了关于安全套的使用。我想这个问题的是非没有再争论的必要。关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也是必要的。现在象少女怀孕,小孩生小孩的事已不再新鲜了。青年人的自控能力很差。很多艾滋病感染者都是青年人。性教育教的是科学。我不懂为什么有些人要拒绝把科学传播给年轻人呢?包括国内第一套性教育教材的面世,也受到很多人批评。为什么国内现在的黄色信息在青少年中大有市场?因为正面的知识没人告诉他,生理发育又需要知道,当然只有看黄色信息了。这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事。
新浪观察:您今天接受了英国《路透社》的访问。有什么可以跟我们透露的吗?
张北川:今天谈的主要是中国的同性恋艾滋病人群。我对他们说,中国有句古话,叫“百善孝为先”。还有一句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决定的。对大家,我还想说一句,谈艾滋,最好只谈病,怎么去攻克它,不要划分人群。否则会造成深层次的矛盾,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希望全社会动员起来一起做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新浪观察:谢谢您接受我们今天的采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4 20:37:38编辑过]
收藏
分享
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因此我们有了相互的关爱;因为我们有了相互的关爱,因此我们有了这个家--疾控家园,我们疾控人的家!
返回列表
肺结核
热点讨论
传染病控制
学习进修就业园地
健康教育促进
雨花阁
精品厅堂
疾控2025
热点讨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学习进修就业园地
专题
疾控信息化
绩效考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疾病控制
传染病控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结核
性病与艾滋病
流感大流行应对
公众健康
慢病与伤害
卫生检验
健康教育促进
疾控机构建设与管理
卫生法律法规
生活庭院
雨花阁
电脑房
精品厅堂
家园管理
管理事务
家园发展研讨房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