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名人和肺结核

名人和肺结核

本人是这辈子与奖牌无缘的疾控运动员,业务特长之一是肺结核防和治,业余特长之一是博览穷侃。趁着熬过了年终考核眼下清闲的功夫,想把这两个特长合二为一,试论一下名人和肺结核之间的关系。咱是搞业务的,三句话离不了本行,谈起本行只适合直来直去平铺直叙,能把意思表达清楚,自己就觉着满意了。 在没出现有效杀菌药之前的历史长河里,人类与肺结核的抗争曾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十九世纪的欧洲,肺结核被赋予“白色瘟疫”的称呼。1882年病原体被确认后,人类一直在缓慢地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直到今天,也没有扭转肺结核死亡率位居各种传染病之首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悲哀之外还有一层悲哀,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崇敬爱戴过的偶像级人物中,一些人曾经受过本病的侵扰,有的被肺结核夺去了生命。能罗列的例子不少,咱只能拣知情度高一点的说。朋友们有补充的,不妨跟一下帖,在此预先谢过。 一、 茜茜公主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出品的《一个皇后的命运》,相信许多年纪稍长的朋友看过。影片中美丽活泼的奥匈帝国皇后,给禁锢封闭已久乍乍领略开放之风的中国观众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茜茜公主患了肺结核,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远离皇帝丈夫和小公主女儿,陪伴她的,只有她的母亲。在茜茜公主的时代,治疗肺结核最有效的武器是新鲜空气和足够的营养,幸运的是,这位可爱的女子奇迹地痊愈了。苍天有眼,茜茜公主没有步她的中国同行 —— 陈阿娇和梅妃江采萍等人的后尘,没有因为“国家利益”被锁进深宫。 以茜茜公主作例子,我想阐明的一个观点,就是肺结核死亡率高,自愈率也高。说起肺结核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英吉利帝国主义的贡献高于美利坚帝国主义,我们的外国同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肯尼亚和印度的马德拉斯等地作过许多研究。我看过他们的一份研究涂阳病人自然转归报告,未经治疗两年后,约25%左右的病人死亡,也有约20%左右的病人不治自而愈。如果这些病人有茜茜公主那样良好的疗养条件,估计自愈率应该还高些。当然,这样的设治疗组和不治疗组的对照研究只有帝国主义才能干得出。由此看一下我们的菌阴病人过诊和过治现象,是不是有值得自省的地方? 二、 林黛玉 “红学”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最热门的课题,研究家族世系和研究诗词的咱们不说,连《红楼梦》书中的菜谱药方都有人研究。我从事肺结核防治,没其他能耐,论证一下林黛玉的病大概是专业对口。她不可能患的是重度神经官能症,那样说是亵渎她。她开始并不具备肺结核典型症状,应该属于轻度的菌阴病人,发病原因是她原本体质就弱。被那风刀霜剑一折腾,病情加重,外祖母不再把她当心头肉了。好在菌阴转为菌阳时,已经被隔离在潇湘馆,只留紫娟一人陪伴充当密切接触者,避免了贾府出现肺结核爆发流行的可能。哀莫大于心死,没了生的渴求,机体抵抗力降至负值,直接的死因是抑郁性相思病,不是肺结核。 现代社会林黛玉式的悲剧不会再有,但类似林黛玉式的病例有的是,本人就遇见过若干因失恋、家庭情感纠纷、过度悲伤导致发病或病情加重的病例。日常工作中仔细询问病史,可以发现不少肺结核病人有可被追溯的明确发病诱因。换句话说,及时消除诱因,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 三、 鲁迅 大概是1981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认为1936年鲁迅之死是经治的日本医生误诊错治的责任。此言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很快日本方面有人著文反驳。其时中日建交没几年,关系正值蜜月期,有关方面立即干预,由上海结核病医院从年代久远的X线片库里翻出鲁迅的胸片,复制以后组织专家会诊,作出了令日本方面满意的结论。 过了20年,鲁迅之子周海婴出版了《鲁迅和我七十年》一书,又把这事抖落了出来。依本人从专业角度看,他的回忆是有说服力的。虽然那时有效的抗结核药还没问世,医学界还是掌握了若干抗争结核的治疗手段,如人工气胸、人工气腹等疗法,这些疗法在一些专科医院一直被沿用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在上海租界的美、德教会医院,其诊疗水平高于日本医生的水平。许广平是在鲁迅持续高烧不退,日本医生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请来了美国作家 史特沫莱介绍的美国肺科专家。美国医生明确告诉许广平,高烧不退是胸腔积液所致,抽掉积液体温就会恢复正常;辅之以积极的治疗和疗养,鲁迅至少可以活十年年,若不如此,只有半年的寿命。不知什么原因,鲁迅先生拒绝了美国医生的治疗方案,把自己的生命继续托付给日本人,继续使用日本生产的类似今天“地塞米松”的激素针剂。这个名叫须藤的日本医生当时一口否认鲁迅有胸腔积液,直到一个多月后才被迫承认,才抽了积液,直到鲁迅逝世前,一直拒绝将其送进医院住院治疗,从而导致美国医生的预言竟一语成签。 周海婴先生的书还在,他提供的这桩公案,对我们今天从事肺结核防治的人来说,依然有警醒的意义。病人患病出现胸腔积液,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不尽早及时抽掉,贪图省事,寄希望靠药物的力量消除积液,小事会转化为大事。本人在“丁香园”曾经回答一位患者的咨询,他走弯路的原因就是没及时抽液,造成包裹性积液和广泛性胸腔粘连,进而影响肺功能。患者一肚子牢骚怨气,可惜为时以晚,我爱莫能助。无独有偶,我友邻的某县CDC门诊也因类似的事,被病人告上了法庭,没败诉却赔了钱。在医患关系如此严峻的今天,如何“对付”类似这样的病例,不想好为人师多说什么了,各位自有锦囊妙计。 四、蒋光慈 “文革”期间,四人帮出于政治需要,大肆吹捧抬高鲁迅,那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与鲁迅打过笔杆子仗的人统统倒了霉,如周扬、田汉、阳翰笙等。唯一没被扣上“反鲁迅”大帽子的只郭沫若一人,伟大领袖保着他,《毛泽东选集》上有表扬他的话,四人帮不敢动他。当年和鲁迅对阵的文学小团体有创造社和太阳社,此外还有“反动的”新月社,那是梁实秋徐志摩另一帮人的圈子。蒋光慈是太阳社的主将,是郭沫若一个战壕里的人,很有才华的人却没什么名气,是因为去世的太早,许多人不知道他。那时的文人是靠稿费为生的,不象今天的作家几乎全由国家养着。你不惹点事出来不好下笔,你不PK别人就写不出文章,写不出文章你就没钱抽烟喝茶,所以那时上海文坛的热闹劲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网络论坛。 重症年轻的女性肺结核患者有种病态的美丽,体形瘦削,弱不禁风,面色潮红,艳若桃花,其实这是旧教科书上所称的“结核中毒症状”。蒋光慈的悲剧就在于他爱上了这样的美丽女人,明知她的病治不好,明知她会不久于人世,明知她的病会传染给自己,偏偏要爱她娶她。他的爱是飞蛾扑火似的爱,如豆的青灯熄灭了,飞蛾也悲壮地死去,蒋光慈就是这样的一只飞蛾,他在世上只活了30年。 中国人的性教育历来是遮遮掩掩,患肺结核必须“戒色”,没哪个专家敢堂堂正正地写进教科书,非得让病人在付出代价后自己领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如果不注重这方面的健康宣教,也是很遗憾的事。

五、林徽因 这是一位充满了神奇浪漫色彩的传奇女性,她集才华、傲骨、美丽和事业心于一身,既是著名的诗人,又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就是她设计的。遍观近代中国中的才女,她们大多经历坎坷,情感世界鲜有和谐美满,只有林徽因始终沐浴在爱的海洋里,丈夫梁思成爱她,诗人徐志摩爱她,哲学家金岳霖也爱她。最为浪漫的是,林徽因坦然地接受了他们的爱,始终坚守住了道德的防线。而最为神奇的是,三位爱她的杰出男人一直是相处融洽的好朋友,东方的国度里出现这样的事,简直是奇迹。 半年前,我登陆“当当网”淘书,见到一本《林徽因文集》,当即点击购买,拆开邮包才发现发来的是《林徽因建筑文萃》,想必是书库缺货桃代李僵。只因见书籍装帧考究精美,坦然受之,不想再去追究“当当网”的过失了。看完该书,了解到里面的大部分文章是作者患了肺结核之后,奔赴各地考察实物写出来的,过度劳累加重了她的病情。她本可以接受美国友人费正清的安排出国治疗休养,但是她拒绝了,她坚持和国家人民共患难,抗击日本侵略者,宁愿过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林徽因患病之时,有效的治疗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已经相继问世,她完全有条件延长寿命甚至治愈肺结核,却没有利用自己的条件,这不能不使我在崇敬她的同时,为她惋惜。 祖国医学称肺结核为“痨病”,意思是本病最忌讳劳累。病人即使使用了有效药物,如果不注意休息,药物的治疗作用将被病人的不当行为所抵消,这也是作为病人的林徽因所留给我们的教训。现行的“统一化疗方案”最大的弊病是不能因人而异,对于新发现的病灶广泛的菌阳肺结核患者,机械地套用统一方案,我认为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一个成熟的医生,能正确地判断病情和预后应该是你的基本功,用四联强化2—3个月后疗效欠显著的病人,此时减药改用两联巩固期板式药,你CDC的门诊医生模范地执行了《结核病防治指南》,你没有错,而对病人来说是不公平和不恰当的。明确交代病情,采取补救措施,不仅是病人的需要,也是医生保护自身的需要。 六、徐向前 徐海东 在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徐帅很低调,他善于用兵的事迹因为某种原因被埋没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毛泽东的四个军团十万人只剩八千,而徐向前统帅的红四方面军人马不减反增,仍然是编制整齐的六个军四万多人。红四方面军名义上的首领张国焘陈昌浩全是书生,打仗非其所长,正是军事上依赖于徐向前,落了个兵强马壮,才差一点上演一场向中央红军叫板的武剧。 论名气,徐大将比徐元帅出彩的多。出彩之一:蒋介石被扣,南京的重兵进逼西安,张学良向周恩来求援,点名要徐海东带他的部队来帮他对付何应钦。红军的将才多的是,张学良为什么不点别人?实在是徐海东会打仗的名气太大。出彩之二:中央红军进陕北已是疲惫之师,穷的叮当响。毛泽东没法子,写了一张条子让人送给徐海东,徐海东二话没说,几乎把所有手里的家底现大洋全兜给了毛泽东,其实他那四五千人的红25军也不富裕。三十多年后开“九大”,毛泽东记起了徐海东“借”钱给他的那档子事,立马钦点他当了“九大”代表,重病卧床的徐海东由此成为中共历史上唯一躺在担架上出席党代会的名人。 我的家乡是春秋早期徐国的封地,写这篇文章也就特别记起了这两位都患过肺结核的徐姓军事家。论幸运,元帅比大将强多了,大将抗日战争只参加了半截,就病重下火线了,后半生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元帅则不同,解放战争时华野攻坚石家庄,他累的大咯血,坚持睡在担架上指挥,多亏地下党从北平的黑市上买来了链霉素为他保驾。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一支链霉素要用一根金条去换,你说厉害不?更厉害的是徐帅的肺结核竟然痊愈了,粉碎四人帮后还当了一段时间的国防部长,老帅之中数他辞世晚。 由二位徐姓军事家的不同预后,印证出“三分病,七分养”的说法无比正确。中共内有儒将两位:彭雪枫和粟裕,没听说有儒帅,我看应该把徐向前加上。所谓儒,是指除了能文能武,还略通医道,懂得养生。当劳则劳,当养则养,审时度世,不拘一格。肺结核病人需如此,健康人亦应如此。 熟悉的名人兼病人,还有萧红,她的命太苦,不说她了。乱侃名人,就此打住。诸君有赐教之意乎?

TOP

学习了,有了更深的认识。

TOP

记得第一次看《茜茜公主》,买了一件和茜茜公主一样的蓝白长裙,还特别喜欢那王子,呵呵。

将军,建议你把这文试试投稿?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TOP

名人,故事.病串联一体,实为一个超级浪漫联想医生!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