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记者用茶水冒充尿液送检 验出炎症始末

记者用茶水冒充尿液送检 验出炎症始末

茶水会发炎吗?一句从专家嘴里的戏言却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印证。

  3月19日,中国新闻社刊发新闻,《茶水当作尿液样本送检,医院竟化验出了炎症》:中新社浙江分社的记者乔装成患者,将事先准备好的茶水送到杭州10家医院检测,结果有6家医院检测出茶水有炎症。

  对于此事,评论随之而来:有拍手称快大骂医院缺乏医德的;也有说记者给原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火上浇油;还有认为记者调查方式有问题,怀有恶意的。

  面对这些质疑,中新社浙江分社记者张慧慧、柴燕菲坦言,也许这次调查的方式值得商榷,但采用这样的方法去反映行业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悲哀。人们应该关注的是由此折射的行业问题。

  专家戏言引发“茶水当尿验”调查

  为什么会有拿一杯茶水到各大医院去化验的想法?选题最初是因为业内一位专家的一句戏言。

  每年的“3·15”,我们中新社浙江分社都会做一些策划,今年也不例外。从2月份,我们就开始策划该做些什么,民生话题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把大方向定在医疗、房产、汽车行业。但是怎么做出新意,的确费脑筋,于是,我们向各个行业的专家请教,希望从他们提供的信息里获得新的角度。

  2月底的一个下午,我们四五个记者去拜访一位医学专家。这位专家比我想象的健谈,他跟我们聊了很多,包括医患关系、医疗价格黑幕什么的。这里面当然也就涉及了民营医院。大家都知道,浙江是一个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专家给我们提醒说,现在媒体关注的已有新闻都是一些表面的,甚至是事后的,放“马后炮”。他建议,你们应该报道一般人不知道的事实真相。这时他开了句笑话:“就是拿一杯茶水也能验出问题来”。“茶水怎么可能化验出问题来?”同去的几个人听到后,都觉得不相信。从专家那里出来,我们在路上还互相问相不相信。

  第二天上午,报社的人难得的齐,大家又开始探讨,这次的“3·15”医疗行业的新闻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医患关系还是医疗价格。这时我们不约而同提到了昨天医学专家讲的“拿杯茶水都能化验出问题来”。这话一说,在场的人都冒出了一句,“不可能吧”!

  这句话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我们也怀疑。但如果是一般人说出来的,我们可能也就当作玩笑了,但是这是从业内权威人士嘴里说出来的,他掌握的信息肯定都是比较内幕的,尽管当时他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话。

  “要不我们就从这个角度做一个调查?”结果这个想法大家都同意了:这个角度挺新的。

  和电视台联手暗访

  确定选题之后,大家就说找几家民营医院吧,当时专家是针对民营医院的问题说的。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就找几家民营医院好了。最后确定了找四家,都是我们随机选择的,根本没有考虑投诉什么的,就是谁知道哪里有民营医院,就报了出来。

  平面媒体采访时,证明真实性的主要手段是录音,但展现到文字上时,读者也无法确定真实性,我们送到各家医院化验的,到底是茶水还是别的液体?这肯定会削弱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就是法律问题。

  于是,我们想到拿镜头来记录调查的全过程,展现事实,也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就这样,我们和之前就有过合作的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新闻007》栏目联手了。

  龙井茶5分钟被验出有炎症

  3月1日,正式开始调查。去之前,我用今年产的浙江龙井泡好茶水,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新闻007》记者带上专业拍摄设备就出发了。

  我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杭州萧山区的萧山钱江医院。就像平常看病一样,挂了泌尿科。值班的是蔡医生,接诊后,我告诉他,肚子有些不舒服,便指了指自己的腹部。“先去做个‘尿常规’”,就是化验小便。

  到厕所后,我把茶水倒进了盛放尿液样本的量杯,送进了化验室。不到5分钟,结果出来了。当班的蔡医生看了一眼化验单,“有炎症,可能是尿道炎,必须先配点药回去吃,不好的话马上再来。”化验单上显示,包括胆红素在内有三个指标超标。蔡医生开了三盒消炎药。包括药费和检查费,一共花去了200多元。

  随后,我去了位于萧山区的另外一家医院,萧山华东医院。化验员拿到我们的茶水样本后,把它送进了检验机,几分钟后,报告单出来了,结果和钱江医院有所不同,这次只有一个指标有问题,就是胆红素“一个+”。值班医生说胆红素“一个+”问题不大,不像白细胞,有白细胞可就问题大了,我就问,可不可以不配药,这位医生没有回答,只是说最好做进一步检查。

  一天下来,我们跑了四家医院,同样的茶水,化验出了两种结果:两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另外两家化验出了问题,他们在茶水里验出了红细胞和白细胞。并诊断有炎症,医生还都开了药。

  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但茶水里怎么会有红细胞、白细胞?为了客观、公正,我们决定找一家权威医院验证。

  医生让我挂三天盐水

  起初,公立医院并不在我们的调查范围之内。我们只是想找一家权威的医院验证一下,我们第一天调查得出的两种结果,到底哪种化验结果才是对的。

  我们选中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因为它是一家公立医院,而且是浙江省规模较大的妇科医院,在患者眼里,它有一定的权威性。

  2日一大早,我们一组人就跑到了浙江妇保医院,还是没有说破身份。挂号、医生问病情。照例,我跟医生说,“大夫,我小便有点痛,怎么回事啊?”

  医生一听,就让我去化验小便,事先准备好的茶水倒进了量杯。和昨天一样,用的是同一包茶叶,用的是同一品牌的矿泉水泡的。

  这回用了半个小时,化验结果出来了,上面写着,“白细胞2个+,红细胞显微镜检测2到3个。”大夫当即就跟我们说,“有炎症了,尿路感染,”他让我去挂三天盐水。

  茶水发炎,化验有误?我们没想通,茶水怎么会有问题。可这是一家权威医院啊!

  于是,和我同来的同事又出去重新挂号,到另外一个医生那里做了第二次化验,结果还是一样。只不过,这次医生开出了一盒左克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五盒银花泌炎灵片和热淋清颗粒,药费70元。比第一次化验开的药,便宜了300多元。

  两次的化验结果都一样,难道是我们错了?

  这些情况都出乎我们的预料,由此我们改变了最初的采访计划,又重新确定了一下调查方向,这次增加了5家公立医院,这里有3家是省级医院。领导赶紧给我们增派人手,大家兵分四路,同时进行。

  这次结果是,5家医院中的3家,也化验出茶水发炎,2家没有检验出任何问题。而用仪器监测出茶水有炎症的医院,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时,医生都说看到了红细胞和白细胞。

  茶水、仪器、还是人为问题?问题出在哪儿?

  医院设备没毛病

  为了解开这些疑问,我们只能一步步排查。3月13日上午,我的同事找到了茶叶生化专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程启坤教授。

  程教授很慎重地回答说,茶叶是植物,根本不可能存在动物体内才有的红细胞、白细胞,或者是类似于红细胞、白细胞的物质。

  我们得到这个情况之后,下一步就是检测仪器,问题会不会出在这里?我们去找了检测仪器方面的专家,听到茶水发炎的结果,专家也觉得很意外,他建议我们用专用“测试液”确定一下是不是测试仪器出了问题,“要是这个都检测不出来,那就是仪器出了问题;要是检测出不是尿样,那证明仪器是好的。”专家还告诉我们到哪里买测试液。

  我们跑到药房买回两瓶专家指定的两种测试液,专家帮我们配好后,当天下午,我们的调查小组带着测试液,分头去了那6家化验出茶水有红细胞、白细胞的医院,检测他们的仪器。这回,医生给的化验单上都是,“这不是尿样,请另取样本来检测”。按照专家的说法,这些仪器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我们亮明身份,请浙江省另一家大型医院做了一次化验,这次我们全程都用镜头记录,包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果并没有看到红细胞和白细胞。

  回访某医院说“没有红、白细胞”

  在浙江医疗界,这篇报道引发的震动不小,探讨非常激烈,主要是围绕“茶水里究竟有没有红、白细胞”,据说,浙江省卫生管理部门还组织了专家进行调研。

  3月19日,我们再次到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医院采访,相关负责人得知我们是来采访的,他态度很明确,“检测人员在对样本(茶叶水)进行镜检时,没有看到白细胞和红细胞”。在采访了很多专家、学者后,到目前为止,我们掌握的材料显示,“茶水发炎”的最大错误可能还是因为一些医务人员缺乏责任心。

  这篇报道刊发之后影响很大。有给报社打电话,也有在网上跟帖留言的,对于医院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不满,有人对公立医院表示失望。

  也有网民质疑,有关民生的话题那么多,我们为什么会只盯着医疗问题,这不是给医患关系“火上浇油”吗?说实话,这是大家的误解,我们是中国新闻社的一个分社,我们还做了许多其他的报道,但是整个专题中,影响力最大的还是“茶水发炎”的事。

  也有很多人觉得记者用茶水做实验的方法有问题。

  这种调查本身是件可悲的事情

  网上的留言,无论是好还是不好的评论,我们都很理解。不过说我们以恶作剧的方式看医院笑话的评论,让我们觉得压力挺大的,这多少有点违背我们的初衷。当初我们想得比较简单,就是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去验证专家的看法。一个专业人士有这么一句话,即使是玩笑话,是说者无心,但站在媒体的角度,是不会放过“一杯茶水都能化验出问题来”这样一个新闻选题的。这种可能性,无论是因为职业敏感也好,还是记者职责所在,我们都有必要去探究事实真相。

  也许我们采取用茶水代替尿液到医院检测的方法有待进一步商榷,毕竟我们只是一个媒体,不是一个专业机构。

  选择这样的方式本身也是一件可悲的事。在“茶水发炎”事件中,作为专业的检测机构,他们难道不该比我们这些外行人更早发现这个问题吗?另外一方面,比起对调查方式的争论,这次调查背后折射出来的行业忧患才是值得关注的,这也符合我们当初采访的初衷,而不是毫无意义地批评谁。

  ◎脸谱◎

  张慧慧:

  现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新闻中心副主任,此次“茶水发炎”事件组织者。

  柴燕菲:

  1983年生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新闻中心时政记者,曾有《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工程)存在质量问题?》等文。

  ◎声音◎

  也许我们采取用茶水代替尿液到医院检测的方法有待进一步商榷,毕竟我们只是一个媒体,不是一个专业机构。选择这样的方式本身也是一件可悲的事。

来源:东方网

http://news.eastday.com/s/20070329/u1a2720422.html

我心飞翔,遨游天下

公立医院庸才多多,很多是靠关系、权利进入的。

民营医院也有不少高人才,只是生活环境改变都以经济利益为中心。

欢迎加入山东卫生检验群(群号49811119)

TOP

巨大的讽刺,天大的笑话。

TOP

卫生部新闻发部会

这个事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我们也查询了报道量,确实不少。就这件事情,可能有些媒体的朋友认为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新闻策划。作为卫生行政部门来说,我们对这个事件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除了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的医疗机构和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以外,卫生部也组织了北京的各大医院和卫生部的临床检验中心就这个事件进行了专题的研究。北京的医疗机构也用茶水作为检验样本让各大医院进行了化验,化验的结果,许多医院报告也出现了假阳性。这个事件应该怎么来看?根据专家的建议,认为这种作首先有悖于媒体记者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第二,不利于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我下面会解释为什么这么讲。

(2007-04-10 10:14:00) [毛群安]:

我们现在医疗机构的检验,是针对有特别指向的检验品检测。如果它是设计为对尿液进行检验的仪器,放进去茶水,这个仪器没有首先鉴定这个是不是尿液的程序,它直接就把样本作为尿液来化验,你提供的样品里面只要有一些物质和尿液中可能检出的物质有相似情况,仪器就会诊断出来,比如说白细胞、红细胞、胆红素,这些东西是机器自动识别。推而广之,如果我们媒体都策划这样的新闻,明天可能是啤酒,后天是酱油,如果医院要应对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必须在检验前加一个程序,先鉴定这是不是尿液。那就复杂了,把各种可能的样品都要进行检验,最后说认定这个是尿液,然后我们再进行尿液的检查和化验。这样行吗?

(2007-04-10 10:15:48) [毛群安]:

当然,这是一种调侃的说法,但是我们想一想,专家说对这种仪器准确性的检验,有一种设计好的质控方法来检测这个仪器准确不准确。如果说我们不懂化验的技术要求,别出心裁地想到了这么一招,这样是误导广大公民。现在专家的意见是,医院在这个检查过程中,应该说没有问题,因为这是仪器,它就是这么设计的,就像电脑一样,它的程序就是这样,如果把电脑程序打乱了,让电脑给你进行运算,那没法运算。但是这个新闻事件本身使很多患者对于医院的检查结果产生了怀疑。

(2007-04-10 10:18:16) [毛群安]:

我们特别怕的是什么呢?如果媒体都热衷于策划这样的新闻事件,就会影响正常的医疗工作。因为医疗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服务。我对媒体做这样的事情提出批评,并不意味着卫生行政部门不接受舆论监督,我要特别强调,作为卫生行政部门,我们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应该说在当前的情况下,舆论监督对于我们发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发现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和参考。我们希望媒体记者在发现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问题,前提应该是尊重科学,应该首先了解这项服务,而不是像这样别出心裁。尽管现在经过多家医院化验结果证实了,但是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挽回这个媒体事件给公众所造成的对医疗机构检验水平的误导呢。我想媒体记者也是本着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出发点,但我希望这种事与愿违的事件以后少一点。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TOP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