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用疾控网络卖保健胶囊来维持生计

用疾控网络卖保健胶囊来维持生计

民权县政府不重视疾控中心,中心只能领到20%的财政工资,为生计开始推销保健品

李正云到疾控中心后,给中心带来一个意外。他拿来5万元手足口防治专项资金。这是疫情发生后,县政府特意下拨的。而在此前,对手足口病无任何拨款。

李正云了解了中心的财务状况后,心情沉重。

中心除在岗170余人外,还有30多名离退休人员,每年工资总额需220万元。而去年只获得县里拨款39.2万元,不足全额的20%。

李正云说往年,接种二类疫苗所收费用占疾控人员收入很大比重。

去年下半年,二类疫苗逐渐实现免费,员工工资便更成问题。

“我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往年财政收入都不过亿元。”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伦生说起县财政时也很无奈。

他把县财政形容为“要饭财政”,县里要办任何事都需伸手向上要钱。所以对于疾控中心,更无法全额财政拨款。

“也不全是钱的问题,和不重视也有关。”民权县疾控中心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说。

疾控中心,是自SARS以后,国家借鉴西方经验所建立起来的疾病控制网络。从中央到地方,共分四级。

一名疾控中心的人员说,SARS过去后,人们对国家和省级疾控部门逐渐产生误解,认为疾控部门只是几个专家埋头进行科研,没有实质作用。

“对于基层疾控中心的工作,认为也就是消毒杀虫。”上述那名医生说,民权县疾控中心是于2007年,由县防疫站衍生而成,对于疾控中心究竟该做什么,领导们并不清楚。

于是,每年疾控中心的艾滋病、结核病防治,都靠国家转移支付的专项款,而县财政基本没投钱。中心新盖大楼,花费200多万,靠国债支付180万元,其余款项还需中心自己想办法。

去年下半年,疾控中心为解决人员工资问题,开始采购保健药品,并利用疾控网络———乡镇防保员和村医,对外推销。

2月1日,民权县疾控中心从黑龙江购进“伊康初乳胶囊”,并向各乡镇防保站部署销售任务。

其中温庄村卫生所宣传时,夸大胶囊功效,称其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3月18日,该事件被媒体曝光。

“挨饿总是要找饭吃。”新上任的李正云对此事的理解,透露出残酷和无奈。

借助农村3级防保网推销保健品以及以二类苗代替一类苗接种进行创收,都是基层疾控想要生存的无奈之举。从民权县疾控的悲惨遭遇,上级部门应该首先进行深刻反思?为什么疾控系统的工作经费都保障不了,何谈疾病控制?

TOP

体制问题,2007年时狂犬疫苗短缺,一苗难求,基层疾控处境相当尴尬,疫苗供应不畅,社会形象严重受损。信誉什么时候都重要。[em06]

TOP

这是我国疾控,特别是基层疾控部门的悲哀,平时是不会重视你的,有问题时就会查你,我中心在2003年与执法所分开了,到现在领导们还在说执法所做好了防疫工作,防疫站和疾控中心要做好什么什么的,真是可笑.在SARS表彰会上通报的是医院/保健所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防止了SARS传入我县.真TMD郁闷

[em06]
疾控水手

TOP

以下是引用境遇在2009-04-08 19:54:26的发言: 近年来,猪链球菌感染、手足口病等,以突显基层疾控人员素质、经费问题,重治轻防,盼即将实施的新医改能有所改观,将公益性落到实处。[em06]

这些绝不仅仅是偶然事件,是“血债血还”,这些年来国家欠疾控事业的债太多,早晚要还的。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返回列表